建瓯市铁井栏--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》由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编制,现已完成规划方案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,现予以公告。
一、公告内容:《建瓯市铁井栏-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》规划方案及相关图纸
二、公告地点: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公告栏
芝城公园公告栏 市住建局大厅公告栏
三、公告时间:2021年4月16日--5月15日
在公告期限内,望全市各行业和广大市民积极、踊跃提出切实可行的宝贵意见,并形成书面材料送市城乡建筑风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。
联系电话:0599-8220936
特此公告
附件:建瓯市铁井栏-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
01保护区划图
02土地利用规划图
03规划总平面图
04道路交通规划图
建瓯市城乡建筑风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
建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(代章)
2021年4月16日
一、功能定位
形象定位:“老建州底片·新城市客厅” 。
职能定位:“市井百业旧时光·道南理学古建州”。铁井栏重现市井百业古建州生活印记,紫芝街延续道南理学古建州文脉道统。
围绕铁井栏-紫芝街为核心,打造优秀建筑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历史风貌街区、具有浓厚建瓯古城原有的街巷空间特色的古民居历史文化街区。
以保护和展示建州古城历史文化为主题,形成集居住生活、旅游休闲、商业购物、文化展示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。
二、保护规划框架的构成要素
人工环境和物质形态要素 |
街巷格局 |
由铁井栏、紫芝巷构成的“T”字型传统街巷 |
|
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|
- |
1处:尚书井。 |
|
历史建筑 |
重要历史建筑 (按照文物保 护单位的要求进行保护) |
4处:万寿宫(江西南城会馆、铁井栏26号)、凤岗别墅(铁井栏28号)、滕氏宗祠(铁井 栏51号)、刘氏五忠祠(紫芝街6号)。 |
|
历史建筑 |
10处:铁井栏39号、铁井栏49号、铁井栏53号、铁井栏55号、铁井栏57号、铁井栏66号、铁井栏70号、铁井栏72号、铁井栏74号、铁井栏 76号。 |
||
建议历史 建筑 |
重要历史建筑 (按照文物保护 单位的要求 进行保护) |
1处:练夫人祠(铁井栏22号) |
|
特色构筑 |
牌坊 |
1处:五凤楼(鼓楼)前, (规划范围周边) |
|
古井 |
5处:尚书井以及其他4处古井。 |
||
其它构筑物 |
门前抱鼓石、水箱、石砌台阶、涵洞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饰图案。 |
||
景观大树 |
- |
散布在各条街巷上的胸径超过20厘米的大树。 |
|
古树名木 |
- |
3处:(规划范围周边)。 |
二、保护规划框架的构成要素
|
||
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 |
节庆习俗 |
云霄节:舞龙灯、挑幡、打狮;中秋节:送月饼、送灯、走月、烧塔;中元节:烧纸钱祭祖。 |
民间曲艺 |
民间乐曲、舞龙灯、挑幡、打狮、驮胳、装春台、高脚戏、游春戏、抽傀儡、打锣鼓、奏十番、摆花蝶、担花担、唱大曲等。 |
|
民间工艺 |
花纸伞,纸灯笼,根雕,漆木碗、碟等。 |
|
传统名产、风味小吃 |
名产有茶叶、建盏、福矛酒、酿酒(如梨花春、清河、西施红、状元红)、笋干、香菇、椎栗、泽泻、弓鱼等:风味小吃有冬笋炒底、鸡茸、纳底、板鸭、扁食、粉面、汤点、光饼等不下几十余种。 |
|
社会生产、生活习俗 |
采茶,制笋,手工艺活,从事竹木活计等;斗茶活动,酿酒习俗等。 |
|
思想文化 |
闽越文化、名贤文化、宗族世家文化 |
|
历史人物 |
李默、练氏夫人、刘氏五忠贤。 |
|
重要历史记忆 |
练夫人祠、刘氏五忠祠 |
三、保护区域
核心保护范围为,北至磨房前路;西至小龙须巷;南以铁井栏南侧沿街的完整历史建筑边界为准;东至胜利路,面积为1.94公顷。
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,核心保护范围外,北到磨房前路、西至人民路,南至大小龙须巷,东至胜利路,面积2.29公顷。
环境协调区范围为,由建设控制区向外扩展至四周城市道路,北至磨房前路,西至人民路,南至县前路,东至胜利路,面积16.69公顷。
四、功能结构规划
铁井栏-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功能定位为指导与纲领,以总体功能构成为内容,确定了“两轴、三区、多点”的功能结构。
“两轴”:结合铁井栏-紫芝街沿街两侧建筑,通过引入地方传统小吃、民间工艺品及民间艺术等地方特色商业,形成两条传统特色商业轴。
“三区”:铁井栏-紫芝街两侧传统民居风貌展示区。
“多点”:结合万寿宫(江西南城会馆)、凤岗别墅、滕氏宗祠、刘氏五忠祠等多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物,形成多个重要历史文化节点,以及两处旅游服务设施节点。
五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
1、民间手工艺和曲艺的保护与传承:主要是对花纸伞,纸灯笼,根雕,漆木碗、碟等极具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,通过开辟特色手工业作坊展示点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展示。
2、民俗节庆的保护与传承:结合规划与旅游,于重大节日(如春节、元宵节、中秋节等),在街区中开展特色民俗活动。
3、民间商贸习俗的保护与传承:将铁井栏-紫芝街逐步恢复为传统商业文化街区,为传统商业老字号的传承提供平台。在铁井栏-紫芝街设传统美食街,传统特色小吃进行保护与传承。
六、展示利用规划
本规划确定了“一心,两条流线,多个展示点”的总体展示体系。
“一个中心”是指位于铁井栏-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西入口广场的接待展示中心。“两条流线”是指结合铁井栏-紫芝街两条传统街巷及两侧传统民居。“多个展示点”主要是结合重要历史建筑,通过各种保护与整治措施,考虑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,赋予其合理的展示功能。